教宗方濟各
2017年四旬期文告
聖言是天主的禮物、他人是天主的恩賜
親愛的弟兄姊妹:
四旬期是個新的開始,是一條通向復活節──基督戰勝死亡──特定目標的道路。四旬期殷切地召喚我們悔改。天主要求基督徒「全心歸向天主」(岳二12)、拒絕甘於平庸,並增進與上主的友誼。耶穌是忠實的朋友,祂絕不會拋棄我們。即使我們犯了罪,祂仍耐心地等待我們回頭;耶穌的耐心期待,讓我們看到祂隨時願意寬恕。(參2016年1月8日 講道詞)
四旬期是透過教會提供的各種成聖方式,來加深我們靈修生活的大好時機,那些方式就是:齋戒、祈禱和賙濟。天主聖言是一切的基礎,而在四旬期間,我們受邀去更深刻地聆聽、默想。現在我願談談福音中有關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參路十六19-31)。讓我們在這個有意義的故事中找到啟發,因為這故事給了我們一把鑰匙,使我們了解自己該做些什麼,以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永遠的生命。這故事勸勉我們真心痛悔。
一、他人是一個恩賜
這個比喻一開始就先介紹兩個主要人物。比喻中對那窮人的描述較為仔細:他很可憐,而且虛弱得連站都站不住。他躺在富人的大門前,撿拾富人家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他身上滿是瘡痍,狗兒都來舐他的傷口(參路十六20-21節)。整個畫面相當悲慘;它描繪了一個淪落街頭的可憐人。
如果我們想到這窮人的名字是拉匝祿(Lazarus),就會覺得這畫面更戲劇化了。因為拉匝祿這名字的原意是「天主幫助」,這是個充滿許諾的名字。這個人物並不是默默無名。他的特色很明顯地被勾畫出來。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有自己故事的人。雖然那富人對他視而不見,但我們看見他也認識他,好像就是個我們熟識的人。我們看到一張面孔,因此他是一個恩賜,一個無價之寶,是天主所愛所關心的人,儘管在實際狀況中,他是個遭社會遺棄的人。(參2016年1月8日 講道詞)
拉匝祿教導我們,他人都是一個恩賜。與人們的正當關係,就在於懷著感恩的心承認他們的價值。在富人門前的窮人並非是令人厭煩的人,而是一個召喚,召喚我們悔改和轉變。這個比喻首先要求我們打開心房接納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恩賜,不論是我們的鄰人或是一個不知姓名的窮人。四旬期是打開大門,接納所有有需要的人的一個良機,在他們身上認出基督的面容。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遇見這樣的人。我們所遇見的每一個生命,都是一個恩賜,值得我們接納、尊重與愛惜。天主的聖言幫助我們打開雙眼,接納並熱愛生命,特別是弱小和脆弱的生命。但是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認真地看待福音中所提及有關那富人的種種。
二、罪惡矇蔽我們
比喻中詳盡地描述了有關這富人的矛盾(參19節)。跟可憐的拉匝祿不一樣的是,他沒有名字;比喻中只簡單地稱他為「一個富家人」。從他奢華的上衣就能看出他的富裕。他所穿的紫紅袍甚至比金銀還要貴重得多,那是保留給神祇(參耶十9)和國王的(民八26),而細麻衣則給人一種近乎神聖的特色。這人顯然是在誇耀他的財富,而且慣於天天展現:「他天天奢華地宴樂」(19節)。在他身上我們可戲劇化地瞥見罪惡的腐敗,這罪惡以三個連續的階段進展:貪愛金錢、虛榮和驕傲。(參2013年9月20日講道辭)
保祿宗徒告訴我們,「貪愛錢財乃萬惡的根源」(弟前六10)。那是腐敗的主要原因,也是嫉妒、爭吵和猜疑的來源。到後來金錢會主宰我們,甚至成了一個冷酷無情的偶像(參《福音的喜樂》55)。金錢不再是讓我們用來做善事、向他人表達同舟共濟的工具,反而把我們及整個世界束縛在一個自私的邏輯中,這邏輯使我們沒有空間去愛別人,以致妨礙了和平。
這比喻接著讓我們看到,富人的貪婪使他虛有其表。他的人格在他的外表上、在他向人炫耀自己的能力上表現出來。但他的外在只讓人看到他內在的空虛。他的生命成為「外表」的俘虜,更成為表面和轉瞬即逝的存在的俘虜。(參同上62)
這樣的道德沉淪,其最底處就是驕傲。富人穿得像個國王,行為舉止有如神祇,卻忘了他只是個會死的凡人。對那些因貪愛錢財而腐化的人來說,除了他們的自我以外,什麼都不存在。四周的人,不在他們的視線之內。依戀錢財的結果就是一種盲目。富人看不見那正在挨餓、受傷,躺在他門前的窮人。
看到這個人物,我們就能了解為何福音會如此直率地讉責貪愛錢財的行為:「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你們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錢財」。(瑪六24)
三、聖言是件禮物
描述富人和拉匝祿的這段福音,幫助我們為復活節的來臨做好準備。聖灰禮儀邀請我們去體驗的,與那富人所經驗到的,十分相似。當司祭把聖灰塗在我們額頭時,重複唸道:「你要記住,你原來是塵土,將來還要歸於塵土。」比喻中的富人和窮人都死了,而這比喻的大部分故事是發生在二人死後。這兩人突然發現,「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界上,同樣也不能帶走什麼。」(弟前六7)
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死後所發生的事。那富人嘮嘮叨叨地跟亞巴郎說話。他稱亞巴郎為「父親」(路十六24、27),這表示他是天主的子民。這個細節使他的生命更顯矛盾,因為直到此刻,福音中並未提到他與天主的關係。事實上在他一生中,並沒有天主存在的餘地。他唯一的神就是他自己。
這富人只在死後的痛苦折磨中認出拉匝祿。他想要這窮人給他一滴水,減輕他的痛苦。他對拉匝祿的要求,正是他本可對拉匝祿做,而他卻沒有做的事。亞巴郎告訴他:「你活著的時候,已享盡了你的福,而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他在這裡受安慰,而你應受苦了」(路十六25)。在這來世,窮人得到了某種公平待遇,而生命中的惡被善彌補了。
接著,這比喻給所有基督徒一個訊息。富人要求亞巴郎打發拉匝祿去警告他那些仍然活著的兄弟。但亞巴郎回答說:「他們自有梅瑟及先知,聽從他們好了」(路十六29)。亞巴郎又駁回富人的抗議,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路十六31)
現在,富人真正的問題出現了。他的病原就在於他沒有留心聽天主的話。到頭來,他不再愛天主,也越來越輕視他的鄰人。上主的聖言是活潑有力的,能轉變人心,引領人們回到天主面前。當我們關閉心門,不接受天主所賜的聖言,最後就會對天主的恩賜──我們的弟兄姊妹,關閉心門。
親愛的朋友們,四旬期是我們與基督重新相遇的良機,同時在聖事中及在我們的鄰人身上活出祂的聖言。上主在曠野中四十天期間戰勝了撒殫的欺騙,讓我們看到了必須走的道路。願聖神帶領我們走上真正的悔改之旅,好使我們能重新發現天主聖言的恩賜,滌除那使我們瞎眼的罪過,並服事在那些貧困弟兄姊妹內的基督。我鼓勵所有的信友們,能因著參與世界各地許多教會組織所推動的四旬期愛德運動,來表達自己靈修上的更新,因而有助於推動一個人類大家庭的文化。讓我們彼此代禱,因著分享基督的勝利,可以向弱小及貧困者開啟大門。那麼,我們就能充分體驗並分享復活的喜樂。
教宗方濟各
發自梵蒂岡
(臺灣明愛會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