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明愛會泰北志工行



 鍾碧玉(領隊組志工老師)





今年明愛會泰北志工團與往年不同,志工們依各組需要自訂行程,於六月底、七月初、七月中分三梯次出發,有領隊組、師培組及社造組三組人馬。我參加的領隊組最先出發,周遊泰北華人村華校,主要任務是發放學童認養金及教師認養金。今年領隊組因有環保靈修大師區紀復先生及閱讀推廣專家鄭美芝老師加入,在清萊和清邁二省的滿星疊、帕黨、安康及邊龍地區的中學,舉辦了四場環保靈修及閱讀推廣講座。
明愛會支援泰北三十多年,近年來師資培訓同時推廣環保教育,校園清潔、垃圾分類等工作已逐漸被重視。區大哥在花蓮鹽寮淨土推廣的簡樸生活,二十多年前我去體驗過,所以我很好奇區大哥在貧窮的泰北山區怎麼宣講?今年的環保講座主題是什麼?

630日抵達泰北的第三天開講了,在滿星疊的大同中學教室,坐滿了大同中學的老師及鄰近山區的十餘所學校校長、老師共55人。環保講座首先播出大愛電視台製作的節目專訪,藉由主持人的訪問、影片剪輯,讓聽眾明瞭留學瑞士的區大哥為什麼離開優渥高薪的化學公司工程師職位,為什麼選擇度清平的生活及他推廣的理念。
影片播完,片中白髮長髯、仙風道骨的主角站上講台,在黑板上書寫他特別的姓氏「區」,讀「歐」但沒有「欠」字邊,區大哥解說著他一生坦蕩蕩,不欠天、不欠地、不欠人、不欠情、不欠債、不欠錢 。接著進入演講主題:「膠袋修行」修正、修好、修真、修善、修美、修愛。「水修行」-耐心、惜福、分享。
從如何使用塑膠袋談起,談減量、回收、再利用;談清潔、美化、不亂棄;談淨山、淨灘、愛地球。區大哥強調是自己選擇在世度簡樸清平的生活,不是被環境所迫度清貧的日子,二者心態上有很大的差別。泰北山區的朋友,同樣有人過著挑水、燒柴、惜物愛物的生活,若能不怨天不尤人,積極地樂在生活,愛惜自然環境,那就是環保修行度清平生活。
聽眾對台灣人會選擇度清平生活很是好奇,區大哥獎勵每位發言者可以挑選一張喜愛的卡片。教室外,一早區大哥就在長條桌上擺放了他在台灣準備好的卡片,每張卡片都是利用回收廢紙的背面空白處,用他擅長的書法寫上佳句:「學而時習 就成智慧」、「惜福愛物 惜緣愛人 惜命愛天」、「簡樸 自然 靈修」、「師法自然」
區大哥演講的同時,志工丸子老師依區大哥的演講內容,畫出「膠袋修行」「水修行」海報留給學校張貼,期望能時時提醒師生們。

繼環保講座之後是閱讀推廣:「繪本說故事」,美芝老師選讀了一本「紅公雞」示範說故事。在誇張的肢體動作中,在抑揚頓挫的聲調下,全場聽眾被吸引住了。說完故事,美芝老師專業地解說「故事結構」、「四格故事」及說故事時要注意什麼?更特別的是美芝老師私下透露挑選「紅公雞」這本書是為了配合這次泰北團有社造組,並配合上半場的環保講座。所以在說完故事後,衍生了「紅公雞與我」的討論主題:
1.
我注意到

2.
我協助
3.
改變他?改變我?
4.
改變的影響
5.
改變的風險
6.
紅公雞與社會
討論中在美芝老師的引導下,全場大聲的說出:「改變我自己」。那聲音至今在我腦海中迴盪,是的,很多時候繁雜的人事無法面對時,只有改變我自己。
四場講座下來,區大哥開心地送出好多卡片,說故事時,丸子老師當場製作造型氣球,願意主動演練說故事或參與主題討論的師生們都可以獲得一個造型氣球,帶動了全場歡樂的氣氛,這次泰北領隊組是我參加三年以來最熱鬧、最有收穫的一次



環保簡樸到泰北







區紀復/2017.7.10

   「心懷大愛做難事,身體勞累心情喜。」是今年夏天隨著台灣明愛會志工行到泰國北部十二天教育服務的感覺。



    我在鹽寮淨土過簡樸自然靈修的生活將近三十年了。近十年有機會就向外傳揚這些生活理念。有香港,澳門,中國大陸甚至海外。今年緣份剛到,在我們去大陸之前有一段時間可以到泰北一些華文學校傳給他們的教師及學生有關環保簡樸的觀念。我很早(鹽寮開始)以前就曾到過曼谷參與教會的國際會議,也認識幾位泰國修女、教友,就有了一點點感情,有機會就願意付出一些心力,教育服務。去的是華文學校,增加力量再多一些。

    泰國北方大都是山區樹林鄉村,與緬甸,寮國交界,與中國雲南也接近,只有清邁、清萊是較大一點的城市。而且想不到,由花蓮可飛香港,再轉機就直達清邁。我們要去服務的起始點。轉機要等幾小時,但機票却只要四千多台幣,很便宜。我們到清邁才與志工教師們會合,共六人。明愛會安排了,五所與明愛有關連的中學,我們在每所學校講授二三種課程。環保簡樸、繪本閱讀、汽球造型。我和秀娟負責的是環保簡樸。每所學校多少受明愛會經濟及課程教育支持的,每年都會來支助,已有36年了。每年的課程就看有什麼志工教學者的專業而決定。對象都是會華文的教師及學生,人數有多有少。看學校大小而定。這些學校分佈在泰北的清邁及清萊府,大都在山區上,由一所學校到另一所學校需要自備汽車來往,沒有公共交通的方便。我們六人租了一部十人汽車全程運輸包括數箱教本。山區上都是小公路,彎彎曲曲,穿越很多鄉村聚落,大都是高腳茅草,竹子屋,學校即已建得水泥堅固了,每到一處我們都要往到附近小鎮的小旅舍。還好有一兩處是旅遊景點,旅舍比較舒適一些,有一處是明愛會以前的志工創立的女性收容中心聖愛之家。我們可以打地舖過了兩夜,我和秀娟負責講授的課題是環保簡樸,每次大概只有一堂課45分鐘的時間,我們就先用台灣大愛電視台2008報導鹽寮淨土的影片“海嘯中的清平浪”,簡介一下我們的環保簡樸理念,我們過的是出世生活,却是入世的關懷,簡樸自然的生活雖簡單,但不缺乏,且是心甘情願的樂修,盡量不受物慾的誘惑,節儉不浪費,惜物惜福。解決生活問題盡量使用頭腦,不是用金錢。他們有不少教師感動,有年輕的也想學習,教師中有些是由台灣來,有由大陸來,短期服務。我們同時也希望這些理念轉教給學生們,尤其是「膠袋修行」。如何面對世界受膠袋膠瓶影響越來越嚴重的情形。主要來自人的生活行為不好,用得太多,用後隨便拋棄,而使膠袋膠瓶無所不在,殘破之後還毒害大自然及各種生物,這是“歪行”,就要“修正”,不多用不亂棄。進一步要“修好”,將它收拾起來,放好再用,要了解這些膠袋的特性與製造污染的原因,就是“修真”,然後“修善”,用善意去處理,再用,減用,少用,增加這些動力即是“修美”。收拾處理是要有藝術創意,就容易繼續下去,及傳揚給別人,尤其是後代人樂意接受。最後即是“修愛”了,由於我們對人對自然對上天的大愛精神,才心甘情願,堅持實踐這修行!

     在泰北前後十二天,到了五個講課的學校,之間路上順便去看一些名勝景點,有國家公園,文史館,戰爭紀念館,教堂,寺廟,難民營,森林公園,峽谷,大象園…由第一天到最後車行一千三百多公里,由清邁開始,回到清邁,然後我們就到中國大陸雲南昆明。開始今年第七次的中國萬里行,兩個月到七八個城市,繼續傳揚鹽寮各種理念。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天主教的明愛會 CARITAS

- 李克勉主教專題演講

  今年全國明愛年會有幸邀請到新竹教區李克勉主教做專題演講-「天主教的明愛會(CARITAS)」。李主教特別提醒我們有必要在堂區成立明愛小組教區所成立的明愛會是因為我們的信仰是「愛主愛人的信仰我們的信仰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自己人的小圈圈應該走出自己的舒走向他人的苦難傳播福音的喜樂活出與天主他人及自己的共融關係
 李主教從最近的兩任教宗所寫的四個通諭來介紹明愛會-CARITAS透過教宗的通諭使我們認識瞭解教會的信仰內涵「天主的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包含了對人的尊嚴家庭的價值及對社會生態環境的重視我們應將這些態度內化以從事教會的仁愛服務工作
天主教的仁愛慈善機構與一般的NGO的不同在於「天主的愛, 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天主是愛」通諭指出全教會仁愛機構是從「明愛會開始而其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仁愛工作不只是外在的仁愛行為更應有內在與天主深厚的關係做根基體認到天主先愛了我天主在我內的愛滿溢我必須將此愛傳給他人讓他人也同樣經驗到天主並由經驗到天主中體認到人的尊與價值透過教會「愛的團體去實踐傳播天主的愛藉由愛德服務建立與自己、天主及他人和共融的關係
現任教宗方濟各的三個通諭分別是「福音的喜樂、「願祢受讚頌」、「愛的喜樂」,幫助我們有更開擴的胸懷面對天主所賜予的一切生命
 「福音的喜樂指出生命的根源是耶穌與耶穌相遇會使我們心靈和生命充滿喜樂教會需要更新需要走入世界與苦難的人在一起教宗方濟各說:「我寧要一個走到大街上歷經波折連連、傷痕累累和髒兮兮的教會也不要一個固步自封、只顧安全而抱病的教會…。」「耶穌沒有家祂的家就是人群,是我們祂的使命是向眾人打開天主的門成為天主愛的臨在。」李主教表示教宗期許我們,走出自我與他人相遇、打開我們的生命、堂區的門,『走出去』,讓我們彼此靠近,將信仰的光和喜樂帶給他,尤其是那些遙遠的、被遺忘的、需要被了解、安慰和幫助的人們。讓我們走出去,將耶穌基督的生命傳給每個人。讓我們的堂區更接近人群成為活生生的共融和參與的環境和完全以傳教為重的團體
 「願祢受讚頌這篇通諭說明了全球暖化、污染、科技及生態失衡等問題。從道德和環境生態的角度,呼籲每個人都應承擔起照料這個共同家園的責任,以確保地球可以繼續適合人類居住。教宗也期待我們以基督信仰的靈修來自我節制、知足常樂、回歸簡樸生活,感恩生命給予我們的一切,並在靈性上超脫誘惑並懂得克制,不因匱乏而悲傷。我們應省思自己與上主的關係,並積極思考如何活出與天主、他人及自己的和諧關係,也包括與所有受造物及大自然的共融。
 「愛的喜樂指出天主歡迎所有的人願意協助各種家庭和各種狀況的人。對婚姻情況「不規則」的人,不再說:「生活於大罪裡面」而是去了解和接納,使他們感覺他們是屬於教會的;積極鼓勵家庭的每一個人好好過美善的愛情生活。教宗非常重視也非常喜歡婚姻;他對婚姻的描述讓人感動並願意很努力建立這樣的婚姻,同時,可以體會教宗非常關心不順利或甚至完全失敗的婚姻,他不放棄任何人,發揮耶穌的慈悲。教會是由眾多家庭組成的大家庭,這些家庭的信仰生活不斷滋養整個教會。「每個家庭都藉著婚姻聖事,成為惠及教會的事物。教會惠及家庭,家庭也惠及教會。而教會藉由婚姻聖事所賜予的責任,不僅是個別家庭的責任,也是整個基督信仰團體的責任。也就是要在家庭中活出愛,為教會生命提供持久不斷的力量。婚姻的結合意義時刻提醒我們,這愛會不斷增長和深化。夫婦在愛中結合,體驗父職、母職的美好,互相分享他們的計劃和努力、期盼和憂慮,並學習互相照顧、彼此寬恕,在這愛內,他們慶祝歡樂的時刻,且在人生的艱苦時期互相扶持。」此通諭在傳達我們應當重建教會家庭的價值與看見家庭為我們帶來信仰的見證
在教會的愛德工作常有人問:我要如何做?佰是重要的是不要問如何做而是問我為什麼要做瞭解自己的內在動機才能真正的發揮其內在精神不因外在因素而走上世俗的道路
在全世界大家都知道CARITAS(明愛會)是天主教的仁愛服務機構李主教清楚地說明教區明愛會與台灣明愛會的區別「教區明愛」依在地需要,以地利之便集中資源,致力於教區內愛德活動的推展,可收因地制宜之效但因同時也在制度上基於「愛的團體與其他教區明愛互聯互助團結一致支援全國明愛;「台灣明愛」則是擔任與「國際明愛」互動的窗;遇有國外急難救助需要時,彼此合作以期能快速且有效地將善款與物資交付到最需要的人手中,促進人類整體的發展
最後李主教也介紹了新竹教區明愛會目前最新的組織架構及其服務工作經費來源等供各教區參考

  我們由衷的感謝李克勉主教這次深入淺出的演講分享與會者深感有益

2017全國明愛年會



    全國台灣明愛年會已於2017年7/25至7/27在新竹香山召開。與往年不同的是為因應在2016年主教團秋季會議中之決議案:各教區明愛會納入教區傳協會,但保留其個別特性,以開展堂區內增設明愛小組。因此今年邀請了各教區傳協會的代表出席參與。會中由台灣明愛會執行長李修女介紹明愛會的組織架構,並特別邀請新竹教區李克勉主教介紹教會的明愛會(CARITAS),使參加人員進一步瞭解明愛會及其在教會內的組織架構和服務宗旨,祈使明愛會能在教會內發揮其組織優勢,真正以基督的愛服務他人,成為主教的左右手,讓天主的愛從最基層散播到世界各角落。

 此次會議也邀請台南教區陳世賢弟兄分享去年0206台南震災的救災行動,陳弟兄除了以照片講述了教會在災難現場服務的情況外,也提及他們關懷在新聞報導上沒看到的其他地區嚴重的受災戶。

 今年的年會中將四旬期得到的善款經各教區評估審核決議的結果,通過國內24個申請議案總計2,540,921元,即台北教區共3件,合計256,410元-弘道仁愛之家162,395元,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西園家園50,750元,育仁啟能中心43,265元;台中教區共6件合計529,498元-慈愛殘障教養院88,000元,慈愛智能發展中心58,338元,聖家啟智中心70,000元,復活啟智中心13,160元,立達啟能中心140,000元,聖母聖心啟智中心160,000元;嘉義教區共4件合計239,210元-安道社福基金會42,000元,聖心教養院58,900元,華聖啟能發展中心73,600元,敏道家64,710元;台南教區共6件合計788,903元-老吾老養護中心103,500元,寧心園175,680元,台南嬰兒之家80,323元,德蘭啟智中心108,000元,蘆葦啟智中心146,400元,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175,000元;高雄教區共3件合計375,900元-揚愛服務中心130,900元,牧愛生命協會140,000元,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105,000元;花蓮教區共2件合計351,000元-聲遠老人養護之家171,000元,救星教養院180,000元。

 年會中對四旬期愛德運動做了整體的檢討,例如DVD的短片最好能配國語發音,奉獻袋上在明顯的位置上標出「四旬期愛德運動」等。

 從今年各教區的工作分享中我們欣喜的看到了教區明愛的部份改變進展及未來的策略—各教區多了許多堂區的長者關懷站。明愛會大家長黃兆明主教期勉各教區留意台灣現況及未來趨勢是為長者服務,多多結合堂區、幼兒園、教會醫院等配合政府長照政策,一起為老人服務。

 新竹教區明愛為年會安排了參訪新竹仁愛基金會晨曦服務中心,院生精彩的表演讓參觀者大為讚歎啟智生對生命成長有的無比潛能.

 透過三天的共融交流,我們認知到增進各教區明愛之間的聯繫,更能擴大我們關懷弱勢的成效。深盼未來明愛會真正堪為「教會仁愛組織」的表率與實踐者。



新竹仁愛基金會晨曦中心學員.工作人員與明愛會成員合照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台灣人」梅冬祺神父 

 
             /王誼(轉載自新店中華聖母堂堂訊)  
 梅冬祺神父,1924年出生於比利時的熱心教友家族。他小學、中學也都念教會學校。在宗教氛圍中深受薰陶的他成為信仰堅定的少年。更因參加「童子軍」,學習關愛別人,而且養成「日行一善」的服務精神。在他十六、七歲,仰望在祭台上的耶穌時,感覺耶穌在十字架上,以祂默默無言的「愛」陪伴著他。並邀請他參與祂的使命:分享祂的生活、祂的生命,與祂成為一體!
 耶穌沒有強迫他馬上「回應」。但他慢慢的感覺:除了追隨耶穌,他不再有其他的渴望。當他聽說:比利時有個專門培育到中國傳教的「鳴遠修道院」時,他覺得這正是耶穌對他的召喚!1942,十八歲的他,正式進入了「鳴遠修道院」。經過了七年的培育,1949年晉鐸。1952年在台北教區郭若石總主教的召叫下,抵達了台北;至今已六十五年!在他經歴中,最難忘的,應是在1994,終於能踏上中國大陸,懷著崇慕之心,去重慶尋訪導引著他來到台灣傳教的「會祖」兼「精神導師」:雷鳴遠神父的墳墓。
  與他同行的畢耀遠神父,記載了他們的尋訪歷程。當他們終能為這位「精神導師」掃墓,並唸「玫瑰經」時, 想必心中充滿了孺慕與感恩;雷鳴遠神父的精神指標,也必在耳邊迴響:全犧牲!真愛人!常喜樂!
 數十年來,梅神父致力主持以協助弱勢為宗旨的「明愛會」社福事功,並以此貢獻,曾在2003,獲得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頒贈「金十字勳章」的殊榮。現今退休的他,住在新店「中華聖母堂」為老神父安養的「若瑟樓」。他對「新店」並不陌生;他壯年時,曾擔任新店「聖十字架堂」的副本堂,並帶領「聖母軍」。他唯一的遺憾是:他愛台灣,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台灣,也以「台灣人」自居!但直到九十二歲高齡,在身分上,他仍然是一個「外國人」。

 幸喜,台灣並沒有忘了他的貢獻。以「特殊功勳」, 內政部特許他歸化「中華民國國籍」。今年的七月四日, 由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親至「中華聖母堂」頒發「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給他,感謝他對台灣的無私奉獻!
 梅神父雖已不良於行,對終於取得身分證,仍感覺無比的快樂驕傲。開心的説出了他的心聲:「我是「台灣人』 !